高尔夫是一项充满挫败感的运动。不如预期的击球,总是多过线洞,次数往往是三倍于打得不错的日子。但考虑到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轻易放弃高尔夫,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够神奇。

  在近几届Golf Digest全美百佳高尔夫球场榜单中(包括这份今年最新出炉的2025-2026年度榜单),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明显的趋势:球场设计正在向“更具选择性和宽容性”的方向转变。许多过去被认为“太简单”或“挑战性不足”的球场,如今纷纷跃升至榜单之上。这其中既包括一些新改造的老球场,它们将重点从惩罚性转向战略性,比如移除了林木,拓宽了球道边缘,恢复了原本缩水的果岭尺寸等等。也包括一些新开业的球场,那里有着更宽阔的球场用地,通过多线路球道与轮廓丰富的大尺寸果岭(比如2万平方英尺的佛罗里达溪颂黑场或者内布拉斯加的兰德曼俱乐部,日常策略需要根据不同洞杯位置而改变)。在这些设计“敞亮”的高尔夫球场里,你可以尽情发挥,探索不同打法,把握各种机会,即便失误也能想办法弥补。

  但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球场就“更容易”了?未必如此。这些球场的设计重点并不在于难度,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难度曾经是许多当时知名球场设计时所追求的目标。当时“越难越好”几乎是公认的准则,这也反映在当时的Golf Digest球场评选体系中。

  我们现行的评估体系创立于1985年,以七项标准对每个球场从1到10分打分,其中诸如“专业性指数”(即需要巧妙地打出各种击球来绕过或越过障碍)和“球场难度指数”(打出低杆数的阻力)等标准,迎合了特定类型的精英球员,结果往往倾向于“锦标赛”球场,这是当时流行的称呼。这些评选标准的概念最早则来源于Golf Digest在1966 年推出的“美国最难的200座球场”榜单。

  大约十年前,我们对球场评选标准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开发商、俱乐部和设计师日益多元的理念和市场需求。(像班顿沙丘这类球员友好型度假村球场,有着极强的风潮引领能力,在那些地方只要有一颗球,你就能畅打三天。)因此,我们对“专业性指数”的要求从“击球价值(Shot Values)”变成了“击球选择(Shot Options)”,对“球场难度指数”的要求则从“得分阻力(Resistance to Scoring)”变成了“挑战性(Challenge)”——它们关注的核心已截然不同。“击球选择”现在意味着评委们要评估这里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思考和决策,那些提供更丰富风险回报打法、进攻策略和果岭周边救球选择的球场会获得更高的分数。

  “挑战性”这条的变化则更加深刻:它不再奖励那些只会让球员受挫的球场,而是鼓励评委评估一个球场对各种能力的全方位考验,以及对高水平玩家提出的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挑战。出色的球场设计和好的场地可以带来超越长度、深长草区和障碍区之外的挑战,比如风向变化、视线受限(盲打)、草皮硬度、非水平站位、地形起伏、难以阅读的果岭线路及多样的洞杯位置、高难度球道,以及球场设计带来的整体心理压力。这些因素单独看可能都不足以让球场在传统意义上变得“困难”,但各种挑战叠加起来,它们一样能毁掉你的记分卡,甚至比那些靠吞破击与双破击累积难度的传统球场更具威胁。

  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是挑战与选择融合的典范,在最新一届的榜单中也再次成为仅次于松树谷,全美排名第二的球场。无论是从会员发球台还是大师赛发球台出发,奥古斯塔都不是考验开球距离的球场。这里球道最宽处有60码,养护完美,障碍不多,两侧的短草区让普通球手也能将球打起来。可是一旦面对攻果岭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特别是某些洞杯位置,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具挑战性的难度;但对于没有刻意追求小鸟的球员来说,这些难度又是可以控制的。即使攻果岭失误,球通常也会停在短草区,给你留下切推救球的机会。奥古斯塔充满了丰富的“击球选择”,但没人会说它是一座“简单”的球场。

  松树丛2号场⬆️(第32名)是挑战与选择和谐共存的又一个范本。这里相对平坦开阔,大片的原生沙地和铁线草环绕着每个球洞,但球道并不难打。真正的难点在于果岭非常难停球,尤其在美国公开赛期间变得又快又硬的时候,即便是顶尖球员也会感到棘手。但对于前来度假的球友而言,即便没能攻上果岭,也可以沿着斜坡用推杆往上推,打完整个18洞都不会被罚杆。

  这种“容易上手,但低杆难打”的特质,在很多经过改造又重新崛起的老球场中都能找到。北卡罗来纳的老城俱乐部从2019年初登榜单时的第98位跃升至今年的第39名;旧金山的加州高尔夫俱乐部则从2013年的第147位飙升至第57名。这两座球场的球道都足够宽,足以容纳偏离球道的开球,但想要打出好成绩,你仍然需打出极其精准的落点,因为球道两侧的斜坡、狗腿洞,以及巧妙布置的沙坑都极具挑战性。和奥古斯塔一样,他们也都是考验第二杆的球场,真正的防守从果岭附近才开始。老城俱乐部通过不平整的站位和佩里·麦克斯韦尔设计的起伏地形来实现这一点,而加州俱乐部则依靠艾利斯特·麦肯锡风格的沙坑布局和像溜冰场一样光滑且分为多个区域的果岭来达到目的。

  再比如肖雷克斯,一座建于1921年、全长仅6530码的塞斯·雷诺设计作品,这座位于芝加哥北部的球场今年也上升了8位来到第47名。这里的球道表面平整,看上去就像一个“射击场”,但意想不到的沙坑与深沟随时可能拦住你的开球。尽管球道宽阔,但想要将球精准地放上光滑且坚硬的凸起果岭,又需要极高控制旋转和弹道的能力。虽然失误通常没有什么严厉的惩罚,但想要一切一推救帕,则需要极佳的短杆手感和创造力。同样风格的还有沉睡山谷乡村(第52名)、梅德斯通俱乐部(第53名)、迈欧皮亚狩猎俱乐部(第54名)和 萨默塞特山乡村俱乐部(第56名)。它们虽然从传统意义上说都不算特别长或特别难的球场,但在过去十年中排名都有大幅提升。

  而坐落于科罗拉多州东北部沙丘地带、远离喧嚣的百利尼尔高尔夫俱乐部⬆️,则充分体现了评委们对于当代球场设计“选择自由”理念的推崇。这座由汤姆·多克设计的球场,球道最宽达到80码,拥有变化极其生动丰富的果岭。虽然2006年开业后,未能入选当年的“最佳新私人球场”前五名,但五年后一举跻身全美百佳第95名,此后一路稳步攀升,今年更来到第34名。它也为那些鼓励大胆开球,勇于挑战,同时在进攻果岭时又需要精准策略的球场树立了典范。类似的球场包括吉尔·汉斯与吉姆·瓦格纳在佐治亚州打造的欧胡比比洞俱乐部(第36名)、汤姆·法齐奥在南卡罗来纳州设计的康加里高尔夫俱乐部(第40名)以及汤姆·多克在蒙大拿州的设计作品洛克溪牧场俱乐部(第65名)。

  今年全美百佳榜单中还有三座新上榜球场,来自威斯康星州的沙谷丽都(第69名)、内布拉斯加的卡普洛克牧场俱乐部(第72名)与新墨西哥的拉德拉高尔夫俱乐部(第83名,后两者都同样出自吉尔·汉斯和吉姆·瓦格纳之手),它们也都延续了“多元与包容”(而非狭窄与惩罚)的潮流。其中丽都尤其特殊,它是由汤姆·多克及其团队对已在二战中消失的C.B.麦克唐纳德原作的现代复刻。球场拥有宽阔程度可媲美圣安德鲁斯的球道,大多数球道和球洞都彼此相连,形成了宽阔且遍布沙坑的球场空间。在这里攻果岭的角度跨度甚至可达到90度,盲打、视觉差、攻果岭时的压迫性障碍区以及几乎无法停球的果岭,都是不同于以往美国球场风格的挑战,虽然大多数人打这里总长不超过6600码,而且几乎看不到树林或长草。

  这类较短且富有策略性的球场或许不像 7400 码的保龄球道那样难打,但它们的挑战同样引人入胜。即便人们对更易打的球场的欣赏度在上升,但排名也表明,那些以传统方式考验球员的球场仍备受尊重。值得一提的是,在“挑战性”排名中,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松树谷球场的,不出所料且按顺序排列的,都是美国一些最出色的锦标赛场地:克蒙特乡村(第5名)、辛尼科克山(第4名)、奥古斯塔(第2名)、翼脚西场(第13名)、贝斯佩奇州黑色球场(第38名)、美浓东场(第6名)、橡树山乡村东场(第21名)、派克伍德国家俱乐部(第31名)、奥克兰山南场(第20名)、基洼岛大洋球场(第30名)和缪菲尔德乡村(第19名)。有些特质永远不会过时。

  德韦尔沃·埃米特(1924年)/罗伯特·特伦特·琼斯(1962年)/安德鲁·格林(2021年)

  汤姆·本德洛(1928年)/杰夫·奥吉利、迈克·科金和阿什利·梅德(2024年)

  塞斯·雷诺(1926年)/汤姆·法齐奥、蒂姆·杰克逊与大卫·卡恩(2016年)